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亦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围绕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主线,深入推进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各项工作,为学校建设江苏高水平大学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艺术氛围,现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将本年度我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立德树人,强固理想信念的精神根基
1.明确政治站位,打造意识形态全新阵地:长期以来,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践行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秉承“面向全体学生,提升全面素质”的育人宗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美培元,开创高质量校园艺术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新局面,
2.传递红色基因,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牢牢把握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3周年等契机,强化宣传覆盖,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大力营造“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浓厚氛围,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炽热情感,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引领艺术风尚,完善校园特色美育平台: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艺术教育是实施学校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在学校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公共艺术教育中心积极进取,立足学校实际,深入广大师生群体,不断丰富我校“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生活,通过人文通识教育、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方式,发挥美育平台作用,培育广大学生审美情趣、审美鉴赏能力,陶冶高尚情操,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着力打造全方位、精品化校园美育服务平台,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启心润智,培厚校园文化的优质沃土
1.深化机构改革,完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
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成立于2009年,目前挂靠共青团苏州科技大学委员会,设有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主任1名,副主任1人。专门负责贯彻、落实、执行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对普通高等学校进行艺术教育的相关规定和任务。学校长期支持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工作,支持校园文化艺术建设、艺术实践教育、对外交流和各项比赛。
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以艺术专业与学科建设为依托,在培养模式和制度建设方面不断完善,通过学习相关文件精神,讨论学科建设思路,完善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方案,有利推进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深入开展,充分整合利用全校各类艺术课程教学条件和教育资源,统一协调、高效开展课内外教育活动,丰富艺术活动的形式和内涵,为大学生艺术活动和成长发展搭建平台。
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教师在承担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同时,也承担大学生艺术团的理论、实训课程教学,通过带领艺术团学生参加省、市、校级大型演出,指导学生进行活动策划、导演、组织、排练等事件操作,为学校培养大批艺术骨干及复合型人才。
2.立足特色优势,打造校园精品文化活动
2022年公共艺术教育中心立足我校特色优势,整合校园现有资源,深入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着力打造具有苏科大特色的校园精品文化艺术活动
4月,为进一步整合资源,积极培育和打造服务地方合作平台,校团委书记章鸣、音乐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主任王玮、校团委副书记周思颖赴苏州市妇联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合作研讨,就项目培育、合作机制、品牌创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开展线上美育专题知识教育,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在校团委和公共艺术教育中心的倡导下,依托线上公众媒体平台,深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我校大学生艺术团各分团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公共艺术教育中心的美育作用和大学生艺术团艺术特长,带大家走进美育与艺术、了解美育与艺术,足不出户感受艺术的精神力量!推出不同形式的优秀经典艺术作品介绍,开展舞蹈、歌曲、主持朗诵、器乐等形式的美育知识普及教育,不断丰富我校师生精神文化生活。
5月,录制青春抗疫视频《这世界那么多人》,苏科大音乐学院教师黄祖平担任总策划,王玮担任导演,音乐学院学生曹开悦担任执行导演,张雨辰负责剪辑制作制作,唐颖裔深情演唱,融入钢琴、小提琴、中提琴、古筝、萨克斯等多种乐器。疫情发生以来,苏州科技大学积极动员师生参与疫情防控志愿工作,教师、学生志愿者来到所在社区,协助开展核酸采样、信息登记等各项工作,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开展以“唱响红色心声,共颂盛世风华”为主题的短视频征集活动,以传唱经典的形式来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经过征集和评比,董宇轩、成晓晨、崔王彬彦带来的《不忘初心》荣获一等奖;朱云北带来的《共青团员之歌》、支秦宇、刘钦带来的《追寻》、薛晴轩、李心怡、王彤、熊卓也、董爱诗、马梦阳带来的《寸心》荣获大赛二等奖;戴骏恒演唱的《我爱你中国》、汪欣怡演唱的《阳光路上》、韩秀演唱的《九儿》、叶鹏彭带来的《祖国慈祥的母亲》、鲍俊海演唱的《共和国之恋》荣获大赛三等奖。
参与校团委开展的传承五四精神“七个一”主题系列活动,展现苏科大团员青年敢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青年形象。活动期间,大学生艺术团开展线上“云朗诵”活动,苏州科技大学大学生艺术团的同学们“以我青春,向党告白”,在各自的家乡诵读经典,以李大钊先生名作《青春》为原型,创作演绎朗诵作品《青春》,通过“云朗诵”的形式,激励广大青年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以理想信念续写青春华章,重温革命先烈为国为民的情怀。云朗诵视频获《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报道。本次活动引领广大青年厚植爱国情怀、赓续精神血脉、铭记团员使命、彰显青年担当。
举办我校第十八届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总决赛,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大赛采用线上线下融合传播的新模式,在全民K歌平台拉开了帷幕,同步在抖音、腾讯会议进行了在线直播。音乐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王玮、校团委副书记周思颖出席活动。此次大赛分为专业组和公开组,活动得到了全校学生们的积极响应与参与。经过初赛和复赛,专业组共8位、公开组共15位歌手成功晋级决赛。最终,公开组外国语学院胡涵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季雪、土木工程学院刘可凡、数学科学学院滕婧文、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周妙、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潘傲、敬文书院高舒雅,以及专业组音乐学院唐颖裔、音乐学院汪欣怡、音乐学院张恒十位同学荣获2022年度校园十佳歌手称号。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活动展示了我校学生的青春风采,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和发挥才能的舞台。
6月,校团委、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共同制作了毕业季原创视频《凤凰花开的路口》,向2022届毕业生送去美好的祝福。视频由音乐学院2016级朱文涛、文学院2021级浦嘉玲、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杨紫艺共同参演,通过拍摄塔影阁、塔影湖、图书馆、师陶园、进思园、双桥、望师桥、五松园、师魂石、音乐厅等众多校园景色,带领毕业生们云游母校,记录大学生丰富多彩的青春校园生活,为广大学子留下了珍贵的点滴记忆。
举办“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系列音乐会之首场“美育线上音乐会”。“美育线上音乐会”以2018级2021级学生演奏的九首风格各异的钢琴作品组成。朱践耳《流水》拉开了音乐会序幕,刻画了山明水秀,鸟语花香的场景。钢琴作品《平湖秋月》,月夜下富有诗意的江南湖景被音乐所演绎。肖邦钢琴练习曲《革命》《大海》和第一钢琴叙事曲,表达了肖邦作品中悲壮激昂的形象。储望华《情歌》、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钢琴前奏曲》和舒伯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琴声高逸,如同行云流水。为了让更多人听懂音乐会,黄晓莘莘老师对相关作品和作曲家进行了简短的介绍。本次音乐会是 “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系列音乐会之一,也是实施美育“浸润计划”的具体实践。
7月,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合唱节评选结果公布,由苏州科技大学音乐学院党总支书记黄祖平指挥演绎的作品《玉门关》获评成人混声组一级团一等奖。这是苏科大音乐学院继2017年、2019年以来,第三次获得该项赛事的高级别奖项。据悉,中国国际合唱节创办于1992年,每两年举办一届,是经国务院批准,目前中国境内唯一的国家级、国际性合唱类艺术活动,是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合唱艺术盛会。本届合唱节共有52个国家和地区的530余支合唱团参演,30000余名合唱爱好者参与。
8月,参与江苏省2022年中华经典诵写讲系列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在广大师生中营造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的良好氛围。在江苏省2022年“筑梦向未来”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中,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指导主持团成员赵文青、龙麒文、顾婉倩、徐艺哲、陶治帆录制的作品《青春》、邓奥涵录制的作品《我用残损的手掌》分别获省赛三等奖、优秀奖。
为进一步推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网络文化作品创作生产,不断强化守正创新,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发挥网络育人功能,推动校园网络文化蓬勃发展,积极参与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举办的第二届“江苏省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江苏省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本次活动以“争做校园好网民,凝聚网络正能量,青春献礼二十大”为主题,校团委、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指导大学生艺术团赵文青同学录制的微视频作品《大爱之歌——献给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荣获二等奖。
9月,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公布2022年江苏省高校美育精品课程(公共艺术类)建设名单的通知》(苏教体艺函〔2022〕47号),我校音乐学院陈林教授申报的《红色电影歌曲鉴赏》课程入选。本次全省共有100所高校的156门课程参评,最终遴选出30门。本次美育精品课程的成功立项,是我校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深化美育教学改革,开展美育浸润计划取得的重要成果,对我校美育工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与校团委联合指导创作迎新季原创主题歌曲《逐光》,歌曲由我校音乐建环1812金夆作词作曲、2016级研究生朱文涛编曲、大学生艺术团合唱团胡涵谦、詹天锦、曲镇佳、康佳悦、房鑫、张铭晔深情演唱,通过一首原创歌曲《逐光》迎接新同学们的到来,希望同学们向朝阳出发,去追逐心底的梦想。
参与苏州科技大学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暖场活动。全体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负责人等出席,共同见证5263名本科生、1228名研究生和退役复学大学生开启新的成长之旅。开学典礼前,暖场视频回顾了新生们报到时的情景和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期待。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心、音乐学院师生带来了打击乐《科技之声》、女高音独唱《我爱你,中国》和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等精彩节目,点燃了全场氛围。
举行青年教师专业技能展演活动。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祝爱兰,男高音歌唱家龚园,我校原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陈焕娣,相关职能部门、学院领导参加。此次展演是音乐学院开展的“喜迎二十大”系列活动之一,体现了学校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成才的高度重视。对提升青年教师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整场展演66分钟,采用线上线下方式同步进行,线上关注达1.25万之多。参演的青年教师们,用美妙歌声和真挚感情表达对党的二十大召开的热切期盼和深深祝福!现场观众在美妙的乐声中共同感受到党的温暖!
参与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四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开幕式系列活动。我校音乐学院合唱团与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共同演绎了民族管弦乐与合唱作品《茉莉飘香》。《茉莉飘香》以江苏民歌《茉莉花》为创作素材,以“大运河”人文历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创作手法、优美的旋律、恢弘的气势,将江苏大地新时代的风貌充分展现出来,为听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音乐学院合唱团展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扎实的舞台表演能力,为进一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江南文化魅力贡献力量。
10月,参与“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主题团日活动,我校百余名师生参加。校大学生艺术团主持团带来诗朗诵《不朽》,重温73年来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教育学院顾婉倩同学宣讲《青山不语,初心常在》,带领师生追忆革命历史,铭记英雄事迹;学生代表带领全体同学重温入团誓词。全体师生在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柴慎之老师的带领下,合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表达了对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本次主题团日活动旨在通过仪式教育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厚植爱国情怀,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奋斗,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与我校音乐学院、校团委联合举办的“拥抱青春梦想 唱响青春之歌——以青春之声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校园草坪音乐会在石湖校区运动场举行。数百名学子畅享音乐会盛宴。在民乐合奏《象王行》中,晚会拉开了序幕。。晚会在飞扬的校歌声中落下帷幕。本次活动进一步弘扬青春正能量,献礼祖国华诞,深情告白祖国,加强了美育教育,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展现了学生风采,增添了校园文化艺术氛围。
为构筑校园文化阵地,促进社团健康发展,10月8日,我校2022“百团大战”社团招新嘉年华在石湖校区和江枫校区同时举行,各类社团拼创意、秀才艺,活动精彩纷呈。大学生艺术团舞蹈团、主持团、合唱团、器乐团参与本次百团大战活动。本次活动总参与人数超过3000人次。学校将进一步加强社团管理,指导学生社团更加蓬勃有序发展,切实发挥其在立德树人和思想引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10月14日下午, “喜迎二十大 美育润心灵”青年教师声乐专场音乐会在石湖校区教八演播厅举行。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苏州市教育局文体处、苏州高新区教育局、民生银行苏州分行相关领导,我校副校长唐柏鉴、原党委副书记王荣庆、原总会计师陈焕娣,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领导参加活动,音乐会由我校音乐学院、教务处和校团委联合主办。音乐会采用线上线下方式同步进行,线上观众近2万人。参演教师用美妙的歌声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党的二十大召开的热切期盼和深深祝福。本场音乐会是我校“喜迎二十大”系列主题活动之一,也是推进音乐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和学校美育浸润计划的重要举措,对提升青年教师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开展庆祝二十大胜利召开主题艺术教育获得,增强校园文化丰富程度与感染力,录制《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主题音乐MV,以青年之声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11月,与校团委、文学院、音乐学院共同承办江苏省政协第十六届“戏曲走近大学生”戏曲名家系列讲座,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副研究员彭琳老师讲授《走进白局,品金陵之韵》、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赵天为博士讲授《桃花扇底送南朝——“桃花扇”与家国情怀》主题讲座、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唐荣老师、周雪峰老师讲授《情不知所起,一往而“生”》主题讲座、国家一级演员唐荣老师讲授《“净”心前梦》、国家一级演员、江苏省昆剧院的吕佳老师讲授《淡扫峨眉落落风——从传统折子戏的欣赏浅谈昆曲的容妆审美》。此次“走进大学生”系列活动,一方面能够极大地提升青年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从而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理想信念和道德修养。
举办“怦然‘新’动,星光满载”——苏州科技大学第四届“新星”才艺大赛。本届“新星”才艺大赛由唱歌、舞蹈、朗诵三部分组成。朗诵比赛让我们领略到了苏科大才子们清朗雄浑的嗓音,情感的显现与力度把握的精妙,令人折服。歌唱比赛,各选手们将其精心准备的歌曲目在舞台上展示,各有其美,掌声朗朗。本届“新星”才艺大赛圆满落幕,它为“新星”们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展现了新星们朝气蓬勃、求知创新的精神风貌。
指导学生参与“这十年·青年讲”高校宣讲联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号召广大青年广泛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恢弘成就、发生的伟大变革,引领苏科大青年学生以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开展“奋进新征程青春勇担当”大学生征文及演讲比赛校级赛事,做好省级比赛选拔推荐工作。落实“青春献礼二十大,强国有我新征程”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以“党的二十大和我的人生路”青春使命教育为主题,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要求和“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现场观看由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精心筹备的“江南新星——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声部首席转场音乐会”,带领我校师生现场感受民族管弦乐的魅力,乐团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音乐元素创新性的融合,让人耳目一新。精湛的演出技法和热烈的情感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民乐的美好,用最直观的方式表达了中国民族音乐美育浸润心灵的作用。
与党委宣传部、音乐学院联合承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苏州科技大学2022年“礼赞二十大”文艺汇演,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加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激励广大师生攻坚克难、开拓奋进,徐徐铺展我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
12月,与纪委办、校团委、文学院联合举办“明德笃志清廉有声”反腐倡廉影视作品配音比赛,积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开展反腐倡廉影视作品配音活动,增强校园清廉教育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引导青年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清廉力量,唱响时代主旋律,凝聚发展正能量,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坚守初心使命、永葆清正廉洁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拓展第二课堂,着力建设高水平艺术团
大学生艺术团是我校校园艺术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校群众性艺术活动的骨干力量。活跃在校园文化的舞台上,辐射带动我校文化艺术氛围。
完善组织建设,加强团队训练:我校大学生艺术团施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下设舞蹈团、主持团、合唱团、器乐团四大分团,各团坚持常年排练。大学生艺术团设总团长1名,总团副团长2名,各分团设团长1名,副团长1~2名,各团分工明确,职能清晰。
同时根据艺术团的实际情况和成员的特点,各团提出在保障艺术团内工作有秩序、成员有纪律的前提下,加强各团成员的个性发展使社团整体充满激情、活力,让每位成员都体会到艺术团的人文关怀,以提高整个团队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舞蹈团每学期坚持每周四次、每次两小时的训练,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两名团长负责统筹协调,在整体上提升团训效率。着重培养新团员,发展老团员带新团员的模式,并在日常团训中着重气息舞韵基本功等舞蹈素养的培养,在每次团训中将多拿出15-30分钟进行基本功训练和体能,强化舞团成员的个人身体素质,为新一年的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做准备。
主持团由每周一次、每次两小时的训练增加至每周三次,每次两小时,做好语音基础训练,包括吐字归音、发声训练,同时打磨传统经典朗诵剧目,编排原创剧目,并对团员进行主持礼仪、形体练习、文书撰写等方面进行综合训练,提高团内成员综合素质。
合唱团坚持每周四次、每次两小时的训练,将基础训练与个性化训练相结合,对合唱团成员合唱技巧、乐理与和声等教学,并且根据成员的声音独特性、可塑性进行训练。在延续往年的常规制度基础上,加强了日常管理的规范化,并对团内的奖惩制度以及行为规范做了详细说明。
器乐团每周训练一次,每次两小时,日常训练分为两部分,一是基本功、节奏的练习;二是器乐合奏,培养默契感与整齐度。所有团员发扬艰苦奋斗、创新改革精神,坚持训练,使各团的业务水平不断提升。
凝练优秀作品、举办优质活动:在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指导下,大学生艺术团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共编排作品20部,组织策划举办并参与20余场线上、线下专场演出,并应邀参加我校各部门组织举办的多场演出,
舞蹈团共完成大小型剧目《映山红》《渔光曲》《唐宫夜宴》《声声慢》《簪花引》《万疆》6部;疫情期间,开展“声声慢”线上美育教育活动;携剧目《灯火里的中国》参演2021-2022学年学风表彰大会;录制《声声慢》舞蹈片段,制作“声声慢·献给在疫情中错过了美好春光的每个人”主题推送;携剧目《簪花引》《万疆》参与“拥抱青春梦想 唱响青春之歌——以青春之声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校园草坪音乐晚会;携剧目《映山红》参演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苏州科技大学2022年“礼赞二十大”文艺汇演,携剧目《渔光曲》等参加2022-2023学年学风表彰大会。举办2022年“新星”才艺大赛(舞蹈类)海选、半决赛、决赛。
主持团共编排《不朽》《青春》《我用残损的手掌》《那一年,中国青年正十八》《初心不忘,征途如虹》作品5部;参加各类诵读、演讲类赛事4项;录制“我是红色讲述人”“青穗三分钟”“这十年·青年说”“我比任何时候更懂你”等线上主题云宣讲活动,携作品《青春》参与2022年建团百年五四精神“七个一”主题系列活动,作品获《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报道;携作品《不朽》参与“弘扬英烈文化”青年联盟成立仪式;携原创作品《初心不忘 征途如虹》参与学校学风表彰大会;共主持“拥抱青春梦想 唱响青春之歌——以青春之声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校园草坪晚会、二十大晚会、校园主持人大赛、新生演讲大赛等大型校园文化活动十余场,举办2022年“新星”才艺大赛(朗诵类)海选、半决赛、决赛。
合唱团制作原创MV《凤凰花开的路口》及原创歌曲《逐光》、推出毕业季系列“毕业季·收拾行囊,踏歌而行”线上演唱活动,大学生艺术团合唱团成员深情演唱毕业歌曲《匆匆那年》《你曾是少年》《亲爱的同学》《仰望星空》《昨日青空》,用歌声向毕业生表达美好祝愿。携合唱作品《我和我的祖国》参与2022年开学典礼;携《麻雀》《龙卷风》《夜空中最亮的星》《我的未来式》《呼吸》等青春流行歌曲参与“拥抱青春梦想 唱响青春之歌——以青春之声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校园草坪晚会;携作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参与学校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MV录制;举办2022年“新星”才艺大赛(歌唱类)海选、半决赛、决赛;举办合唱团抗疫线上直播歌会、“唱响红色·回味经典”线上红歌会。
器乐团编排《战疫情》《浏阳河》《青城山下白素贞》《岷山》等器乐演奏曲目,携《金蛇狂舞》参加了苏州科技大学社团春声活动;《瑶族舞曲》并参与校级短视频录制;携《战疫情》助力抗击疫情,讴歌广大人民群众大无畏的抗疫精神和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三、开拓进取,推进艺术教育的融合发展
1.加强提高艺术教育水平,进一步促进高质量的美育工作
整体水平方面:整体艺术教育教学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艺术方面的师资力量不足,学生活动所获得的指导不够。重视营造人文艺术氛围,在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上尽可能适应他们的艺术接受能力。面对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立足校内,充分开发各院系艺术教育资源,加大对艺术教育学科水平提高的投入;其次,强调参与性、体验感的形式呈现的艺术创作,让学生在创作和参与之中,进一步感受艺术的魅力,提高其艺术表达能力。再次我们也考虑放眼苏州乃至全国,将校外高水平的资源引入学校,努力给广大学生提供更多高水平的艺术教育教学资源。
师资队伍方面:师资力量是教学质量的根本,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指导方案中的规定:各校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应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0.2%,其中专职教师人数应占艺术教师人数的50%。而目前,我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心虽管理制度健全,但数量配置不足。未来将采取努力吸纳高水平人才及灵活调配现有师资力量的方式,并通过自主培养等方式逐步解决,进而提升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水平。
2.加大艺术教育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公共艺术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方面:开展艺术教育的前提,是需要良好的教学环境、充足的资金和相应的器材设备,否则专业化教学就无法展开。在美育工作中,有些艺术活动对于场地和经费的需求量较大,场地和经费的现状与理想状态是有差距的。学校目前已完成对石湖校区音乐推的修缮工作,在外观上将保留原有的建筑风格,同时以舒适的内部环境为各项学生文艺演出提供一流的活动场所。该音乐厅按专业演出场馆的标准设计建造,落成后可承接各类校内外专业团体的演艺活动,为更多优质文艺作品走进大学生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但目前未配备艺术团排练所需场地,而对于艺术经费和艺术课程讲授的专业教室及相关器材分配尚存在欠缺。对于资金不足,目前教学设备欠缺等问题,解决资金来源是关键。
3.加强美育模式改革,进一步增强艺术教育创新研究能力
模式创新方面: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日新月异的新事物、新思维不断出现,社会风尚也在不断变化。青年学生的兴趣、爱好、追求和艺术品位在快速地变化着。他们对许多传统的东西持批判态度,对很多时新的东西却充满好奇。怎样将美育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怎样在坚持传统经典艺术的熏陶下,尝试艺术的新内容、新形式,找到创新的内容、方式、手段,使之既能够培养学生高尚艺术品位、丰富发展我们的美育教学,又能凝聚学生、吸引学生,是我校美育工作者不断思考的问题。为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鼓励美育工作者多与青年学生接触,利用课上课下的时间了解学生们的所思所想,兴趣爱好等,在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前提下,从内容上、形式上加以创新。我们还鼓励教师参与在线课程建设,使我们的美育教育也跟上时代潮流,为广大学子走近和走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创造更多新平台。
艺术研究方面:公共艺术教育参与的实践活动较多,并在实践中频频获得肯定。下一步应结合专业发展思路和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同时,努力培养青年教师科研力量,并给予相应政策鼓励,塑造青年教师的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在加强科研制度管理的基础之上,推进艺术学科的科研发展水平。
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对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坚持“立德树人,文化育人”,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将持续实施文化精品战略,继续着力于培养兼具科技与人文素养的综合性人才,把艺术教育工作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推动美育工作融入人才培养中心,加强美育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互动融合,引领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育精神,为学校建设江苏高水平大学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艺术氛围、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