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总结 >> 正文
王宝

2018年苏州科技大学共青团工作总结

[发表时间]:2019-05-08 [来源]: [浏览次数]:

       2018年,我校共青团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按照上级团组织的工作部署,带领全校团员青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共青团改革,在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全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育人为本,深化宣传教育实践
       1.夯实理论学习,坚定信仰追求。深入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打造课程学习载体,在全校实施新思想公开课、素养公开课、梦想公开课、青马公开课四大类别的“信仰公开课计划”。以班级团支部为单位开展新思想公开课、学习活动“进支部、进团课”。各学院团委举办新思想公开课累计500余次,团支部学习活动实现多角度、全覆盖;以社团为单位开展素养公开课,通过“诵读学传”的方式,指导社团开展学习活动100余场,参与学生6000余人;结合校院两级层面开展梦想公开课,校级梦想公开课近10期,院级近20期;以学院资源优势开展青马公开课近10期。打造活动学习载体,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月”活动,通过开展校园辩论赛、演讲比赛、校外实践等活动,引导我校团员青年投身学校发展、承担历史使命。打造平台学习载体,办好网上青年共产主义学校,青共校学习班与党团知识竞赛继续并轨辅导,青共校报名学习率和通过率逐步提高。
       2.彰显榜样力量,引领青年成长。丰富主题活动引领,全面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以党的十九大召开、团的十八大召开、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改革开放40年等契机,围绕宪法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党史国情、革命传统、爱国主义、红色教育、新时代青年说、形势政策等主题教育活动100余场。丰富名家报告引领,继续举办好“与信仰对话”名人名家报告会,邀请文化学者、演艺界名人、思想政治教育导师等名人名家来校开讲,全年共举办报告会3场。继续针对大一新生举办校院两级“我的青春故事”成长报告会15场,用各类优秀青年个人及团队的典型故事,引导激励广大青年学生更好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以赛促学,注重学生创新创业创优
       3.突出品牌大赛组织,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以制度为保障,修订完善了《苏州科技大学“挑战杯”“创青春”竞赛管理与奖励办法》等文件。以竞赛为导向,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以“挑战杯”“创青春”系列赛事为龙头的各级各类竞赛,有效激发了全校师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提升了大赛的参与度、扩大了学生的受益面。在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全国铜奖1项,省级奖项6项,在第二届江苏省大学生知识产权知识竞赛荣获三等奖,在第三届“郑和杯”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在第四届“协鑫杯”国际大学生绿色能源科技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三等奖和优胜奖各1项,在“赢在苏州”第十届苏州青年精英创业大赛中获得优秀创意奖2项。以项目为抓手,今年4月启动了2019年“挑战杯”竞赛校内选拔赛,共收到各学院初评后的作品50余件,校团委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了多场培训指导,组织了校内复赛。
       4.打造创新创业活动平台,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工作。打造特色品牌,积极开展“金秋苏科”校园文化科技节活动,围绕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和学校实践育人目标,遴选校级活动32项,精品活动10余项,活动紧扣专业、内容丰富、氛围浓厚。抓好常规活动,发挥双创类学生组织主体作用,开展了IYPT体验赛、创业培训、科技知识竞赛、创意大赛、广告设计大赛以及校外科普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加强与教务处统筹合作,开展省创新训练实践项目和校大学生科研立项、结题等系列工作。做好创业服务,发挥大学生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举办校级、院级创业讲堂、创业典型分享等活动40余场。邀请市级机关创新创效服务团走进校园,为创业校友和在校创新创业典型开展创业辅导活动。2名学生获得团中央“中国电信奖学金”。
       三、以文化人,提升学生综合人文素养
       5.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彰显文化引领魅力。开展文化品牌活动,组织开展第五届“五四文化季”、校园主持人大赛、校园舞蹈大赛、新生演讲比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第一届新星才艺大赛、毕业生晚会、迎新晚会等50余项大型文化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我校摄影作品喜获一等奖。在苏州市第四届校园舞蹈大赛中,我校选送的舞蹈《采薇》喜获二等奖第一名。浓厚高雅艺术氛围,联合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开展了“戏曲走近大学生”戏曲展演活动;举办了高雅音乐进校园——伊利亚•歇普斯教授钢琴独奏音乐会。深化三走活动内涵,联合体育部开展2018年“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活动,组织开展羽毛球赛、乒乓球赛、足球赛、趣味运动会、骑行、户外徒步等活动百余场,举办“晨跑集结号”品牌活动,进一步扩大“三走”活动在学生中参与力、影响力。
       6.构建学生社团新影响,促进社团全面健康发展。大力推进制度治团,制定完善《苏州科技大学学生社团管理办法》,对社团的成立、注册、监督管理、财务规定以及总的指导思想做了明确的要求,对社团新媒体平台做了全新的改版、严格了审核制度,扎实推进学生社团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加强社团的内涵建设、创建和谐稳定的社团发展环境。大力推进活动活团,继续开展百团大战及第十三届“社团春声”巡礼活动,涵盖“力学笃行”、“学以致用”、“青春秀场”、“公益暖心”四大篇章,40多个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的主题活动。大力推进文化强团,团委联合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成立了涵盖语言、舞蹈、音乐三种类别的校级社团,面向全校招募优秀学员,为学校艺术活动储备人才,带动青年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性。鼓励社团走出校门,我校新程剧社应邀参与了苏州文化艺术中心主办的首届苏州青年话剧艺术节,携作品《秀才与刽子手》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进行展演。
       四、实践育人,促进学生素质拓展
       7.志愿服务扎实有效。结合特色优势,围绕苏州地方发展大局和社会服务,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先后组织参加了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第三届亚太区大会、第五届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大赛、苏州(太湖)马拉松活动等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化,“绘心绘爱绘幸福”和“关爱苏州漂族老人”2个精品志愿服务项目受邀参展第三届江苏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瞳一个世界——老年盲人关爱计划”项目荣获“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陪”“育”折翼天使——社区残疾青少年关爱计划项目荣获第五届苏州市青年创益大赛一等奖(第一名)。推进志愿服务平台规范化,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建校园急救科普教育基地暨志愿服务工作站,承办江苏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西藏专项宣讲会。2018年西部、苏北计划录取大学生志愿者39名,创历年新高,荣获 “江苏省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称号,10名志愿者荣获江苏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奖章。做好义务献血工作,荣获苏州市无偿献血先进奖。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组织和个人先后荣获“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者”、苏州市“十佳青年志愿者”、“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行动组织奖”等省市级奖项10余项。
       8.社会实践丰富多彩。围绕育人目标和实践主题,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内容多元,全校1.5万余名学子,13支省级重点团队,50支校级重点团队,200余支院级团队奔赴祖国大江南北,开展了以“青春大学习,奋斗新时代”为主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宣传有力,注重加强媒体宣传,成立大学生记者团,对实践团队一对一跟踪服务和进行收集稿件信息,校团委微信推出“三下乡”专栏,共编辑推送38期、累计125条;新华日报、人民网、光明网、中国青年网、今日头条、凤凰网、朝闻天下、新浪网、苏州日报、团中央等省市级社会媒体对我校社会实践报道130余篇。实践活动成果颇丰,校团委获评全省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唐利平老师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碧水蓝天实践团“做好污普,利国利民”荣获由团中央、中国青年报社、人民网评选的“最具影响好项目”;实践团队和个人荣获省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优秀社会实践基地、先进工作者等省级奖项20余项。《苏州市吴江区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等多篇调研报告被政府、企事业单位采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
五、紧扣时代,拓展新媒体宣传阵地
       9.进一步打造团属新媒体矩阵。结合时代特点和青年需要,充分重视新媒体在吸引和凝聚青年方面的重要作用,打造苏科青年真正接地气的“朋友圈”。新媒体平台立体多维。打造微博(苏州科技大学团委)、微信(“你好苏科”)、网站(苏科青年)三位一体的的团属新媒体阵地。“你好苏科”粉丝数突破15222人,全年累计发布原创微信图文591篇,全年总阅读量达494628次,有效联系并深入影响广大青年大学生,作品《苏科大萌宠快闪记》以及三篇社会实践类推文被团省委“团学苏刊”公众号转发;面向全校征稿出版第34、35、36期《苏科青年》杂志,提高发行量并加大宣传力度,探索传统校园纸媒发展新路径。“第二课堂成绩单”成效显著。积极活跃PU口袋校园平台,依托PU平台打造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我校学生上一年度共有13010条学分在PU平台申请通过审核,PU平台用户活跃度96.4%,全年各类学生部落通过平台共发起各类活动1957次,累计参与人数近7.7万人次,有效推进了团省委“第二课堂成绩单”工作在我校的实施度和覆盖面。
       10.进一步创新新媒体运营模式。根据媒介载体和工作要求的新变化,顺应时代发展,创新共青团媒体运营模式。网络宣传阵地不断拓展。适应“00后”大学生的思维、交流方式,入驻抖音平台。我校共青团卡通形象“小芯团”,参与到快闪迎“五四”、感恩教师节、迎接新生、团学招新等线下活动,深受师生喜爱。QQ“权益墙”的创立,问需问计于广大同学,将权益维护做到实处。组织队伍建设不断完善。统筹建好大学生新媒体工作队伍,建立健全管理、培训和激励机制。定期举行全校各级新媒体组织交流会,评选校级优秀新媒体中心、十佳新媒体作品及先进个人。对外交流促进创新成长。校学生会团队入驻省学联新媒体联盟,校园风光短视频作品被省学联抖音号收录,点击数和点赞数排在所有作品的前三名。2名学生骨干获聘“名城苏州、无线苏州”校园记者,助力校园媒体发声。作品《我与青马》获团省委原创微电影大赛优秀入围奖,校学生会获“江苏省学生联合会新媒体联盟2017-2018年度先进单位”,校团委获江苏省大学生新媒体日志活动“最佳高校合作奖”。
       六、强基固本,规范团学组织建设
       11.完善团学组织体系。积极探索团建创新,不断健全组织、完善机制,切实增强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以制度建设规范基础工作。以团组织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分别制订了我校共青团《“班团一体化”实施方案(试行)》、《“三会两制一课”实施细则(试行)》、《组织关系接收及转出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等工作方案和细则。以“活力提升”助力品牌活动。以提升团组织的运行活力、团学工作的开展活力和团员的参与活力作为活动开展的总体思路,继续开展“一支部一项目”品牌活动;新生班级团支部建设和团员思想教育活动,从团员意识强化、团内活动介绍和思想政治教育三个方面夯实了组织基础;助力学风建设,组织开展了“抵制影响学风建设的十大陋习”主题班团活动;以组织改革提升工作格局。继续推进共青团、学生会改革,组织召开了校第三次团代会和第三次学代会,完成了团委和学委会的换届工作。团学组织在各级表彰中获多项荣誉,建筑协会团支部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百川求知社团支部获全国活力团支部和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三人次获评团省委先进集体和个人,六人次获评团市委先进集体和个人。
12.加强团学骨干培养。加大对团干部的培养力度,努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性团干部队伍。以多种途径提升工作能力。通过培训、挂职、课题立项等方式,全方位提升教师团干部的实践工作能力。两名团干部参加省、市级共青团干部培训班,一名团干部赴团市委学校部挂职锻炼;完成首次团建课题立项,确立重点课题4项,一般课题10项,初步营造了校内共青团工作的研究氛围。以先锋引领形成榜样效应。在传统“五四”表彰大会、青春故事分享会等活动的基础上,在“信仰公开课计划”系列活动中,加入了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团支部的经验交流环节,其中两名学生骨干参加团省委“青马工程”菁英人才班后,在校内进行专题交流,将省内最新的共青团、学生会工作经验进行了校内推广。以创新思路拓展工作覆盖。提出了“三营”训练计划,通过每年开展“新生团支书培训班”、“学生骨干技能大赛”和“菁英人才培训班”三个训练营活动,给予学生团干部充分学习、展示和比赛的机会,解决他们心向何处、如何去做、怎样做好的疑问,从多个方面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