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要点 >> 正文
顾银君

2017年共青团工作要点

[发表时间]:2018-06-19 [来源]: [浏览次数]:

 

        我校共青团2017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以实施“中国梦”成长工程为统揽,紧扣时代主题和改革大局,扎实推进思想引领、科技创新、文化育人、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组织宣传工作创新发展,切实扩大高校共青团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更好地发挥学校共青团的基础性、源头性、战略性作用。
        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引导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
        1.贯彻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一支部一项目”,依托团日活动、理论学习型社团以及新媒体等阵地,开展“学习天天见”、“讲话周周学”等活动,推进“四进四信”,不断扩大学习教育活动覆盖面。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继续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围绕“两会”、纪念日等重大时间节点,深化爱党爱国爱校意识教育。继续办好网上青共校,更新试题库;举办党团知识竞赛,夯实团员青年理论基础。 
        3.深化“中国梦”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办好“与信仰对话”活动,依托名人名家榜样示范,帮助我校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支持理论学习类社团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学习宣传实践活动;办好“我的青春故事”报告会,发挥朋辈榜样作用,激励大学生积极向上。
        二、深化品牌工作项目,促进青年学生创新创业创优
        4.组织参加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办好第十五届“挑战杯”校内决赛、省赛和国赛工作,加强竞赛指导,着力进行作品培育和打磨。同时,启动2018年“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校内赛,充分挖掘种子作品。全校全员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宣传,扩大影响,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5.积极开展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体系,组织好江苏省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校大学生科研立项2016年项目的结题和2017年申报立项等工作。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做好第十七届“金秋苏科”校园科技文化节等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
        6.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创优服务。继续深化落实《关于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团”并做好与大学生对接。逐渐打造一批创新创业学生组织,加强大学生创业社团建设。鼓励和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创业姑苏”等各级各类校外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创、以赛促学。
        三、拓宽文化活动载体,培养青年学生综合人文素养
        7.丰富高雅活动浓厚校园文化氛围。以江苏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为契机,提升校园文化氛围。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类艺术活动,认真做好第四届“五四文化季”、省政协“戏曲走近大学生”等活动。
        8.融合地方资源弘扬历史文化。发挥“语林”在社团中的引领作用,结合苏州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加强特色校园文化和历史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宣传。开展社团春声巡礼、开展阳光体育节、“我的微后勤”、十佳歌手大赛等活动。
        9.广泛开展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以基层团学组织以及宿舍、体育社团等“微组织”,广泛发动学生参与,形成“班班有体育活动、人人有体育项目”的局面。配合阳光体育节和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等的举办,开展专项主题体育活动。
        四、强化素质拓展,提升实践活动整体层次和品质
        10.推进大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工作。按照“加强高校团学工作职能化”的思路,依托PU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项目。科学构建第二课堂活动项目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第二课堂成绩单在学校、学生、社会各方的认可度,使之成为用人单位衡量评价学生能力素质的重要依据。
        11.实施志愿服务工作和打造公益服务项目。加大青年志愿队伍能力建设,科学建立志愿者培训课程体系,完善志愿者考评制度。加强学校与社会组织、社区的联系合作,整合资源,创新传统志愿服务项目,举办扶持公益项目大赛,参与政府购买服务,增强志愿组织自我造血功能。同时做好西部计划、苏北计划及无偿献血工作。
        12.集中组织和深化实施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制定2017年社会实践活动总体方案,通过实施专项计划、建立实践基地等方式,优化资源整合和投入。依托PU平台建设社会实践工作信息报送系统,依照“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原则组建各级重点实践团队,开展好社会实践评选表彰工作。
        五、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加快实现“网上共青团”战略转型
        13.推进“青年之声”平台建设。按照“加强平台体系建设、加强功能内容建设、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推动与重点工作整合、推动强化工作保障”的思路,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将“青年之声-苏州科技大学”平台建设成反映学生呼声、回应学生诉求、维护学生权益、服务学生成长的品牌和重要窗口。
        14.加强新媒体组织队伍建设。统筹建好大学生新媒体工作队伍,建立健全管理、培训和激励机制。加强网宣员、网评员队伍建设,强化信息员队伍,提高新媒体团队专业化水平。规范报送机制、举办培训班、建立考核制度,提高工作业务水平。
        15.提升新媒体平台综合实力。按照“先吸引人,再引导人”的工作思路,提升新媒体运作能力和水平,着力建设微信公众号、微博、QQ等新媒体阵地集群,重点打造“你好苏科”微信公众平台,加强网络文化内容供给, 研发和推广优秀内容产品。 
        六、提升团支部活力,抓好共青团基层基础建设
        16.巩固基层团支部建设。坚持党建带团建,创新基层建团模式,做实基层团务,挖掘基层团支部活力,巩固基层团支部主阵地。以“一支部一项目”活动为基层团建品牌工作,扎实创新开展基层团支部活力工程。认真做好“五四”总结表彰,“魅力团支书”、“活力团支部”评选活动,选树典型,营造良好团工作氛围。
        17.加强基层团干部能力培养。落实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基层团干部的党性学习,增强党性修养,提高能力素质,定期开展基层团干部专题研讨会、培训班等。引领青年,服务青年,组织专兼职团干部做好“1+100”团干部联系青年工作。加强校校、校地团工作交流,做好高校团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锻炼等相关工作。
        18. 深入推进菁英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深化校、院“青马工程”,大力加强大学生骨干培养导师团建设,为大学生骨干培养提供优质的师资队伍;注重学生骨干的选拔,通过菁英人才培训班等强化学生骨干培养。加大对学生组织的管理与指导,开展星级学生组织评优工作,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在学生中的引领示范作用。